第169章
關燈
小
中
大
同樣是路, 第一次走和重走一次, 速度是完全不相同的。
衛添喜將航空航天領域研究的事情交給洛書文去做, 並且十分大膽地替洛書文爭取到了足夠的科研經費,洛書文沒有讓他失望,給她的回報便是華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科研成果取得了井噴之勢。
而發生的這一切, 其他國家是完全不知情的。
沒有人知道洛書文究竟在搞什麽, 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想怎麽搞,但是當科研成果擺在他們面前時, 這些人懂了。
洛書文作出的第一代科研成果名字叫‘玉兔號’, 主要負責小型太空物資的運送, 可以替代小型運載火箭。
當銀灰色的‘玉兔號’通過科工院的檢測,停放在航空飛機起飛臺上時,科工院那些院士級的工程師依舊覺得有些懵, 還有些飄。
看著高新技術研究院的人來來去去地往那‘玉兔號’上安裝不同的東西, 航天局的楊院士問洛書文, “洛主任, 你們高新技術研究院往‘玉兔號’上安裝的東西是什麽玩意兒?怎麽看著有點像是天線車呢?”
洛書文解釋,“那是月面勘測器, 一共十六臺,當‘玉兔號’著陸在月面時,我們需要進行的主要工作就是將這些月面勘測器呈梯度矩陣的形式發射到月球表面, 然後讓著十六臺月面勘測器組成一張勘測網, 利用現有的超聲波勘探技術、電法勘探技術等一系列高新手段, 對月球表面下蘊藏的礦產資源進行一次詳細的勘測, 歷時大約一年時間。等明年,我們的二代‘玉兔號’航空飛機帶著空間站著陸在月面上時,便可以針對這些月面勘測器搜集到的數據進行采集了。”
楊院士凝眸,“可我看著不僅上了十六輛天線車,還上了四輛大軲轆的東西,那又是什麽?最重要的一點,‘玉兔號’有充足的能源供應,可以支撐往返地月之間,但那些天線車呢?他們以什麽為能源供應?一年時間可不短,如果能源供應不足的話,怕是這些月面勘測車工作不了一年就會失效。”
“所以才有了您口中所說的大軲轆車,準確的說,那些大軲轆車的名字應當叫做能源補給車。我們將小型核聚變電池安裝進了能源補給車中,負責能源應急補給工作,平時的能源供應主要還是依靠太陽能生電。”
“您知道的,月球的一面永遠朝著太陽,所以那一面的勘測工作根本不是問題,月面勘測車通過太陽能生電便能合成充足且澎湃的電能,但月球有另外一面是接收不到太陽光的,於是我們高新技術研究院便設置了交叉勘探的模式,讓月面勘測車行走在黑暗與光明之間,通過一系列優化控制方案,我們基本上可以保證月面勘測車所吸收的太陽能可以自給自足。如果出現了緊急情況,便可以利用能源補給車來進行能源應急補給工作。”
“當然,能源應急補給只能能源補給車最基本的功能,它的主要功能是監測月面氣候變化。在月面微失重的環境下,能源應急補給車最大的功能在於保證所有月面勘測車的安全,一旦發現有月面風暴,立馬轉移回保護倉中,如果距離保護倉太遠,則啟動緊急鉆掘工作,將自己隱藏在月面以下的巖層中,等月面風暴過去之後再重新進行勘探規劃工作。”
楊院士這下懂了,他指著一群人剛擡過去的那個銀灰色‘巨蛋’問,“那應當就是你說的保護倉了吧……看起來挺大,能仔細講講那保護倉的作用嗎?”
洛書文聳肩,“主要就是進行月面勘測車的保護工作,除此之外,還兼顧著樣品的存儲工作以及防盜工作。”
“防盜?”楊院士對這個功能表示不理解,“月球上什麽生命都沒有,這個功能貌似沒必要吧……”
洛書文反問楊院士,“您怎麽能確定,在我們將月面勘測車安置在月球後的一年裏,不會有其它國家上去竊取我們的數據?我們可不是第一個掌握載人航天的國家,給別人做嫁衣的感覺一點都不好受,我覺得還是防範於未然比較好。”
楊院士:“……有道理!”
……
‘玉兔號’航空飛機的發射時間定於十月十號,就在燕郊的航空航天發射臺。
衛東征與馬麗是在十月一號結婚的,在春風國宴樓擺了將近三百桌的酒席,十分熱鬧,宴請的賓客無不是華國的風雲人物,或商界大佬,或政界權貴,就連《百姓日報》都刊登了這一則消息,與衛東征的婚訊 同時發布的,是一則一般人不知道有多麽重要,但行內人一看就能被嚇一跳的大消息。
新聞中寫到:
“新時達集團將全面展開互聯網研發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並且已經與水木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達成深度合作,有望在五年內取得技術突破,讓華國的千家萬戶都進入互聯時代。”
配圖中畫著一個地球,有兩人站在地球上,一個站在南極,一個站在北極,他們通過一個方方正正的手持電話進行聊天。
等若幹年後,看過這篇文章的人才會知道,那個方方正正的手持電話,名叫‘手機’。
新時代集團是心系國家、心系社會、心系人民群眾的良心企業,為華國創造的生產總值將近華國整體生產總值的一半,為華國百姓創造的就業崗位更是數以億計,極具口碑。
因為新時代集團生產的貨品物美價廉的緣故,就算出口之後的產品價格會虛高一些,但依舊吸引了不少全球性的客戶,新時代集團的海外業務也蒸蒸日上。
十月十號,‘玉兔號’飛天。
這一則消息並沒有大肆宣揚,甚至說,這一則消息被保護得嚴嚴實實,如果不是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通過衛星監測系統發現了華國京郊的這一則動作,並且直接在《華盛頓郵報》上用大篇幅描述了這件事情,還極具想象力地揣測了華國這一舉動的意圖,華國領導人都沒有公開這次試驗的打算。
一來是因為航空航天領域取得的突破太快了,就連那些領導人都有一種‘不知今夕何夕’的恍惚,二來是因為華國一貫都秉承著‘悶聲發大財’的做法,他們還擔心公布了這一則消息之後,會引來不必要的覬覦呢!
因為那次核聚變的事情,這次的國際媒體都‘學乖’了許多,沒有如同上一次那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開始無腦唱衰,他們都理智地看待這些事情,用客觀到不能再客觀的筆觸刊發了華國的‘小動作’。
無奈之下,華國只能發布公告聲明,面向全世界宣告了這一次載人航天計劃,只不過承認歸承認,很多關鍵信息還是沒有透露的,諸如‘玉兔號’的供能來源問題、月面勘測計劃與月球氣候監測計劃、甚至於月面土壤、巖石精細采樣的計劃……華國全都藏得死死的。
全球的目光都匯聚在了浩瀚星空之中,華國航天局的工作人員實行晝夜輪班制,每監測到‘玉兔號’的動作,都會適時向高層匯報,而這些消息最後都轉移到了洛書文手中。
總體來說,洛書文對‘玉兔號’的表現相對滿意,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衛星的研制工作上。
衛星是人類放在星空中的眼睛,人類的足跡想要走得更遠,那必須用衛星看到更遠的遠方。幸運的是,華國已經有衛星研制基礎了,洛書文的工作量減輕很多。
由水木大學牽頭,以國家科學技術大學,國家科學院大學、首都航空航天大學、金陵航空航天大學以及東北航空學院組成的衛星研發團隊更名為‘瞭望者’,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碩士齊齊上陣,就連少數動手能力強、存在一定科研素養的本科生都被拉近了團隊……這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真實寫照。
十一月九號,在太空中航行了整一個月的‘玉兔號’成功返航,為華國科學界帶回了重達三噸的月面土壤資源以及多達7t的月面監測資料。
遠離學術圈的人可能不知道‘玉兔號’的使命,但位於學術圈中央的那些人怎麽會不知道?科學院那些研究領域同天文、行星地質等沾點邊的院士們早就收到了確切的消息,還未等‘玉兔號’落地,便已經等在了航天局,就等玉兔號采掘下來的月壤、巖石資源一到位,立馬群起而瓜分。
然而洛書文早就留足了後手,他以‘高新技術研究院已經設定詳細交叉序列實驗’為由,拒絕了大多數人索要樣品的想法,等‘玉兔號’一落地,立馬就找人把采集到的樣品送回了高新技術研究院,並且還向京城軍方申請了保護工作。
那些守株待兔的院士們齊齊傻眼,他們找洛書文理論,然而洛書文油鹽不進,只能改去找衛添喜說情,衛添喜做得更絕,“啊?‘玉兔號’居然從月球采樣了?我不知道呀!”
我不知道呀……呀你個頭!
裝的一點都不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衛添喜將航空航天領域研究的事情交給洛書文去做, 並且十分大膽地替洛書文爭取到了足夠的科研經費,洛書文沒有讓他失望,給她的回報便是華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科研成果取得了井噴之勢。
而發生的這一切, 其他國家是完全不知情的。
沒有人知道洛書文究竟在搞什麽, 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想怎麽搞,但是當科研成果擺在他們面前時, 這些人懂了。
洛書文作出的第一代科研成果名字叫‘玉兔號’, 主要負責小型太空物資的運送, 可以替代小型運載火箭。
當銀灰色的‘玉兔號’通過科工院的檢測,停放在航空飛機起飛臺上時,科工院那些院士級的工程師依舊覺得有些懵, 還有些飄。
看著高新技術研究院的人來來去去地往那‘玉兔號’上安裝不同的東西, 航天局的楊院士問洛書文, “洛主任, 你們高新技術研究院往‘玉兔號’上安裝的東西是什麽玩意兒?怎麽看著有點像是天線車呢?”
洛書文解釋,“那是月面勘測器, 一共十六臺,當‘玉兔號’著陸在月面時,我們需要進行的主要工作就是將這些月面勘測器呈梯度矩陣的形式發射到月球表面, 然後讓著十六臺月面勘測器組成一張勘測網, 利用現有的超聲波勘探技術、電法勘探技術等一系列高新手段, 對月球表面下蘊藏的礦產資源進行一次詳細的勘測, 歷時大約一年時間。等明年,我們的二代‘玉兔號’航空飛機帶著空間站著陸在月面上時,便可以針對這些月面勘測器搜集到的數據進行采集了。”
楊院士凝眸,“可我看著不僅上了十六輛天線車,還上了四輛大軲轆的東西,那又是什麽?最重要的一點,‘玉兔號’有充足的能源供應,可以支撐往返地月之間,但那些天線車呢?他們以什麽為能源供應?一年時間可不短,如果能源供應不足的話,怕是這些月面勘測車工作不了一年就會失效。”
“所以才有了您口中所說的大軲轆車,準確的說,那些大軲轆車的名字應當叫做能源補給車。我們將小型核聚變電池安裝進了能源補給車中,負責能源應急補給工作,平時的能源供應主要還是依靠太陽能生電。”
“您知道的,月球的一面永遠朝著太陽,所以那一面的勘測工作根本不是問題,月面勘測車通過太陽能生電便能合成充足且澎湃的電能,但月球有另外一面是接收不到太陽光的,於是我們高新技術研究院便設置了交叉勘探的模式,讓月面勘測車行走在黑暗與光明之間,通過一系列優化控制方案,我們基本上可以保證月面勘測車所吸收的太陽能可以自給自足。如果出現了緊急情況,便可以利用能源補給車來進行能源應急補給工作。”
“當然,能源應急補給只能能源補給車最基本的功能,它的主要功能是監測月面氣候變化。在月面微失重的環境下,能源應急補給車最大的功能在於保證所有月面勘測車的安全,一旦發現有月面風暴,立馬轉移回保護倉中,如果距離保護倉太遠,則啟動緊急鉆掘工作,將自己隱藏在月面以下的巖層中,等月面風暴過去之後再重新進行勘探規劃工作。”
楊院士這下懂了,他指著一群人剛擡過去的那個銀灰色‘巨蛋’問,“那應當就是你說的保護倉了吧……看起來挺大,能仔細講講那保護倉的作用嗎?”
洛書文聳肩,“主要就是進行月面勘測車的保護工作,除此之外,還兼顧著樣品的存儲工作以及防盜工作。”
“防盜?”楊院士對這個功能表示不理解,“月球上什麽生命都沒有,這個功能貌似沒必要吧……”
洛書文反問楊院士,“您怎麽能確定,在我們將月面勘測車安置在月球後的一年裏,不會有其它國家上去竊取我們的數據?我們可不是第一個掌握載人航天的國家,給別人做嫁衣的感覺一點都不好受,我覺得還是防範於未然比較好。”
楊院士:“……有道理!”
……
‘玉兔號’航空飛機的發射時間定於十月十號,就在燕郊的航空航天發射臺。
衛東征與馬麗是在十月一號結婚的,在春風國宴樓擺了將近三百桌的酒席,十分熱鬧,宴請的賓客無不是華國的風雲人物,或商界大佬,或政界權貴,就連《百姓日報》都刊登了這一則消息,與衛東征的婚訊 同時發布的,是一則一般人不知道有多麽重要,但行內人一看就能被嚇一跳的大消息。
新聞中寫到:
“新時達集團將全面展開互聯網研發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並且已經與水木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達成深度合作,有望在五年內取得技術突破,讓華國的千家萬戶都進入互聯時代。”
配圖中畫著一個地球,有兩人站在地球上,一個站在南極,一個站在北極,他們通過一個方方正正的手持電話進行聊天。
等若幹年後,看過這篇文章的人才會知道,那個方方正正的手持電話,名叫‘手機’。
新時代集團是心系國家、心系社會、心系人民群眾的良心企業,為華國創造的生產總值將近華國整體生產總值的一半,為華國百姓創造的就業崗位更是數以億計,極具口碑。
因為新時代集團生產的貨品物美價廉的緣故,就算出口之後的產品價格會虛高一些,但依舊吸引了不少全球性的客戶,新時代集團的海外業務也蒸蒸日上。
十月十號,‘玉兔號’飛天。
這一則消息並沒有大肆宣揚,甚至說,這一則消息被保護得嚴嚴實實,如果不是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通過衛星監測系統發現了華國京郊的這一則動作,並且直接在《華盛頓郵報》上用大篇幅描述了這件事情,還極具想象力地揣測了華國這一舉動的意圖,華國領導人都沒有公開這次試驗的打算。
一來是因為航空航天領域取得的突破太快了,就連那些領導人都有一種‘不知今夕何夕’的恍惚,二來是因為華國一貫都秉承著‘悶聲發大財’的做法,他們還擔心公布了這一則消息之後,會引來不必要的覬覦呢!
因為那次核聚變的事情,這次的國際媒體都‘學乖’了許多,沒有如同上一次那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開始無腦唱衰,他們都理智地看待這些事情,用客觀到不能再客觀的筆觸刊發了華國的‘小動作’。
無奈之下,華國只能發布公告聲明,面向全世界宣告了這一次載人航天計劃,只不過承認歸承認,很多關鍵信息還是沒有透露的,諸如‘玉兔號’的供能來源問題、月面勘測計劃與月球氣候監測計劃、甚至於月面土壤、巖石精細采樣的計劃……華國全都藏得死死的。
全球的目光都匯聚在了浩瀚星空之中,華國航天局的工作人員實行晝夜輪班制,每監測到‘玉兔號’的動作,都會適時向高層匯報,而這些消息最後都轉移到了洛書文手中。
總體來說,洛書文對‘玉兔號’的表現相對滿意,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衛星的研制工作上。
衛星是人類放在星空中的眼睛,人類的足跡想要走得更遠,那必須用衛星看到更遠的遠方。幸運的是,華國已經有衛星研制基礎了,洛書文的工作量減輕很多。
由水木大學牽頭,以國家科學技術大學,國家科學院大學、首都航空航天大學、金陵航空航天大學以及東北航空學院組成的衛星研發團隊更名為‘瞭望者’,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碩士齊齊上陣,就連少數動手能力強、存在一定科研素養的本科生都被拉近了團隊……這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真實寫照。
十一月九號,在太空中航行了整一個月的‘玉兔號’成功返航,為華國科學界帶回了重達三噸的月面土壤資源以及多達7t的月面監測資料。
遠離學術圈的人可能不知道‘玉兔號’的使命,但位於學術圈中央的那些人怎麽會不知道?科學院那些研究領域同天文、行星地質等沾點邊的院士們早就收到了確切的消息,還未等‘玉兔號’落地,便已經等在了航天局,就等玉兔號采掘下來的月壤、巖石資源一到位,立馬群起而瓜分。
然而洛書文早就留足了後手,他以‘高新技術研究院已經設定詳細交叉序列實驗’為由,拒絕了大多數人索要樣品的想法,等‘玉兔號’一落地,立馬就找人把采集到的樣品送回了高新技術研究院,並且還向京城軍方申請了保護工作。
那些守株待兔的院士們齊齊傻眼,他們找洛書文理論,然而洛書文油鹽不進,只能改去找衛添喜說情,衛添喜做得更絕,“啊?‘玉兔號’居然從月球采樣了?我不知道呀!”
我不知道呀……呀你個頭!
裝的一點都不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